時間真的過得飛快。四年前的今日,在上芳療師課程。三年前的今日,正在上歐洲藥草師的培訓課程,並與好友歡聚一整晚。
而三年後,我的他正在上瑜珈500小時師訓,而我,剛好在幾天前,也與舊文中的好友再度相聚。
當時,還是她的私人特約伴奏,現在,則是她的專任隨班伴奏。
不變的是,我們一年深刻過一年的情誼。
能與好友在同一個地方就職,且每週能固定一起工作,實在是讓人心生歡喜的事。
這些年來,她也始終是那個只要我學了新技能或推出新產品,馬上嚷嚷「我要預約!」與「全部給我來一份」的赤誠之人。
每次演出後總是塞給我各式各樣的小禮物,光是她送的首飾,已讓我攢滿一盒。而她每回出國度假,旅途中總會傳給我照片報平安,也次次不忘帶上紀念品。
她就是那樣一個周到慷慨大氣的溫暖女子。
雖然相差16歲,生理年紀足以可以當我媽了,但相處時,從無任何年歲隔閡,無論談什麼話題都理解契合。
幾天前在她家聚會,本來預定是二個女人嘰嘰喳喳的Lady Night,因為她的另一半工作計畫改變,而變成三人小聚。
她的先生身為我母校藝術大學的教授,也是國際知名的演奏家,私下相處時,毫無架子,直爽率真。
當天大教授貢獻寶貴時間心神,為我們烹調前菜、主餐與飯後甜點。這中間還殷勤地收碗盤、洗碗,補充佐餐飲料,讓他的愛妻閒坐闊聊一整晚。
看到大教授穿著休閒褲穿梭在廚房間忙碌,再想到他平日在外的威嚴樣貌與在國際演奏台上的意氣風發,不禁莞爾。
他們夫妻之間的親密和諧是我少數得見的模範級榜樣。年輕情侶或夫妻的甜蜜親熱不稀奇,但往六十歲奔去的年紀仍是甜甜蜜蜜就極罕見了。
與好友相識這些年,幾乎每次排演或聚會,她都會接到大教授打給愛妻的噓寒問暖或報平安的電話。
鈴聲響起,不喜歡持手機靠近臉部的她,總像少女一樣雀躍,「啊~~他打來了!」然後啪一聲將手機按在桌上,立刻按下免持聽筒通話。
因此我總是能全程聽到這對年紀加起來超過一百歲的夫妻之間的綿綿絮語。
是要對電話中的另一半與身邊的朋友有多大的信任才能這樣做啊。
對話其實也就是「你在幹嘛?一切都好嗎?我還在演奏會場,明天才會到家」「我很好。你呢?吃了嗎?菁在我們家,我今晚煮了魚」「一定很好吃。你們好好聊!想你了,晚點見。」「嗯,我替你跟她問好,也祝你演出順利,想你,晚安。」
平淡卻情意滿滿。而且幾十年來,日日數次如此,與我的他一色一樣。
因此聊到婚戀話題時,因為我們的觀念與經驗實在驚人地相似,每每談完都讓我們更珍惜自己的福分。
關於親子教養,也有十分相像的觀點及做法。二家的孩子也都獨立貼心,完全無需爸媽操心。
我們都是夜貓子,夜越深,情緒越高昂,每次相聚總是止不住話題地直聊到午夜過後,才意猶未盡地勉強打住,她也總會開車送我回家。
人到中年,真心深遠的友誼益發難得。萬分珍惜這樣美好的情誼。
*圖為大教授的美味家常菜,甜點一端出來我就感動了。細細手切的新鮮水果!看似尋常,但是又洗又削地切了一大盆,要花多少時間。
*舊文在留言處